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武汉市建设创新型城市,11月6日下午,武汉市档案馆举办2023年度“兰台大讲堂”第4期档案公开课宣传系列活动:从黄旭华档案看科学家精神。电子工程学院30余名学生代表在团干教师熊倩倩的带领下前往档案馆参加了现场活动,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集体学习。
进入档案馆,师生代表们首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英雄战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武汉保卫战专题展陈”。通过回顾英雄武汉的抗疫历程,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市新冠疫情期间发挥的重要领导作用以及火神山医院的建设等事迹,重温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随后,大家在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档案系教授、研究生导师王艳明教授的引领下,正式开始了以探讨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课程学习。公开课上,王艳明教授详细介绍了自己数十年里对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的档案资源采集建设历程,让同学们看到了一个深度、丰满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自身“档案人”的工作经历,分享其整理黄旭华院士档案资源的构成,暨实物与档案文献资源、口述史料与纪实影音资源。
王教授强调,“科学家档案资源具有史料参考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展览开发价值、宣传教育价值。档案的参考借鉴价值、启迪印证作用是发展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这四种价值中,王教授以黄旭华院士的事迹为切入点,重点带领同学们学习了档案中析出的“科学家精神”,展现了科学家身上所具备的职业(择业)观、忠孝(家国)观、创新观和奉献精神。在王教授全面、专业、动情的讲授中,同学们也随之一起走近了黄旭华院士,感悟到科学家们坚守职业选择,不忘初心毕生为科学事业献身的职业操守;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解放思想、革故鼎新的雄心壮志;以及三十年筚路蓝缕、无怨无悔的倾情奉献。讲座结束之际,王教授向我校学生代表赠送其所著书籍,并勉励青年学子们一方面要树立远大理想,确定人生航向;另一方面要知难而上,培养对科学的兴趣,肩负起党和国家的使命。
同学们反响热烈,掌声雷动。参加此次公开课的电信2203班陈立同学表示,“黄旭华先生在责任、使命面前始终义不容辞,将遥不可及的发展蓝图变成了保护祖国安全的海上盾牌,凝结成捍卫祖国安全的磅礴力量,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未来我也会勤奋学习,用自己的力量去为祖国美好的明天添砖加瓦。”课后,电子工程学院李锐阳同学作为大学生代表接受了电视台采访,当问及讲座感受,他回答道,“我从中获得了三点重要的感悟。1.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对事业的热情与追求。正如黄旭华院士展现的职业观一样,坚守初心,不断追求卓越,这是成功的关键。2.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坚持的动力。我想不论是对家庭还是对国家,责任都是前行道路上的指南针,只有承担起责任,我们才能成就更多。3.勇于创新是不可或缺的素养。挑战传统观念,积极探索新领域,这种创新精神将激发出无限的可能性。未来,我也会将这三点融入到我的学习生活中,在专业领域开拓进取,迎难而上。”
档案馆馆长徐辉对我校学子的精神面貌展现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希望能与我校持续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助力学子更好成长成才。这次讲座不仅让学员们对黄旭华院士的科学家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事业的热情和追求。学生代表们纷纷表示,将以黄旭华院士为榜样,秉承科学家的职业精神,为祖国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