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教育 >> 正文

践行雷锋精神,致敬时代楷模|与汪勇学长一起共享志愿青春

发表时间:2022-03-07来源: 浏览次数:

3月6日,在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暨第23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到来之际,为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校团委开展“践行雷锋精神 致敬时代楷模”线上主题团日活动。特邀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我校2007届优秀毕业生汪勇,与380余名武软青年志愿者代表共享志愿青春。

    

 

活动由校团委组织科科长陈菡老师主持,她带大家共同观看了一段汪勇的事迹短片。他是我们身边一位普通的快递小哥,在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他不顾个人安危,从独自一人开着私家车往返接送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上下班,到带领其他志愿者共同保障金银潭医护人员的就餐、出行问题,以及后来的修眼镜、手机等日常所需。他以非凡之勇守护冬日里逆行的白衣天使,以星火之势点燃八方的驰援火炬。他被媒体称为“生命摆渡人”,获评2020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看到我们身边的模范力量,在线的武软志愿者们一个个竖起大拇指,感叹道“学长是我们的榜样!”       

 

讲座伊始,汪勇表示能够以校友、“快递小哥”的身份跟大家交流,分享自己在疫情间的所见、所思、所想、所为,他感到非常荣幸。他希望能将自己的战疫经历分享给大家,从而带给大家更多的力量。希望同学们在遇到挫折时回想起这一段,能够多一份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2020年武汉疫情最为严峻之时,汪勇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了解到医护人员出行的困难。那一刻,他也有过犹豫害怕,但当收到医护人员要走十公里才能回家的消息后,他说:“不能让她们走回去。”便义无反顾地走出了家门。汪勇谈到,“在全城最危险的时候,只有医护人员才可以救人。如果一天接送一个医护人员可以节省4个小时,接送100个就是400小时。400个小时,医护人员能救多少人?”他觉得自己的决定非常有意义。

随着医护人员对车辆需求的不断增加,仅凭自己一己之力无法满足所有医护人员的出行需求时,他便开始考虑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于是,他开始招募更多的志愿者伙伴。在经过不断的挑选磨合后,组建了一个包括自己在内的7人团队,专门负责接送金银潭的医护人员,他说“要啃就啃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在团队运转正常之后,他又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更高效的解决医护人员的出行需求。当时,他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是共享单车。于是立即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希望能联系到共享单车运营方的信息。只过了半个小时,摩拜单车武汉地区的负责人就给他打来了电话。之后,汪勇又联系了滴滴出行、共享电动单车等公司,并通过不断地沟通、协商,进而解决医护人员的出行问题。

除了用车需求,汪勇也思考着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才能让这些令人敬重而又心疼的医护人员得到更多的帮助。从想吃一碗白米饭到眼镜坏了、手机故障了,再到指甲长了、头发长了……汪勇总是能细心地发现医护人员的各种现实需求。“我能做什么?我还能做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可能还需要什么?我的工作就是围绕这4个方面为他们提供便利,这就是我们当时存在的意义。”

“一个人的付出也许是烛光,但是千万人的付出就是太阳。”汪勇表示,从未因为自己是一名快递小哥而自卑,他很自信,也很感恩。一路走来,他发现原来一个人可以被激发出这么大的力量,原来关键时刻,一个平凡人也可以挺身而出,做出不平凡的事。    

在对话互动环节,来自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2004班的志愿者孙磊提到,“在做志愿活动时,如果受到冷嘲热讽应该怎么办?”汪勇学长说,“在做志愿服务之前,需要考虑到大家可能会有不理解或者冷嘲热讽,但是,我们做志愿服务的初心是帮助他人,看重的是初心和结果,以这个为导向,考虑的是是否帮助到别人,别人是否需要帮助,反而不要被那些冷嘲热讽伤到自己,就可以了。”在谈到志愿服务分不分大小的话题时,汪勇学长语重心长地说,“做志愿服务时不用将服务区分为大事和小事,志愿本身就是一种成长,是循序渐进的一件事情。比如说上楼梯时看到同学提水很吃力,只用说‘同学,我们一起吧’等等。只要能帮助到别人就好,做内心觉得善良有爱的事情就好。”   

                

 

机械工程学院机器人2001班的志愿者刘权同学也分享了自己在做志愿服务时的困惑,他想知道如何才能提升志愿服务中的沟通技巧。对此,汪勇学长表示,当你全身心去做一些事情时,一定能够迸发出一些力量。至于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需要哪些能力,那就通过相应的学习、锻炼去强化这方面的能力。没有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恒。

 

               

交流环节之后,与会志愿者一起见证了最新的武软青年志愿者卡通人物形象,这是以汪勇学长为原型,有着武软力量的形象代表,青春、热血、善良、勇敢。

                   

 

最后,校团委周娅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再次感谢汪勇对母校、对学弟学妹的牵挂与关爱,祝愿所有的志愿者朋友节日快乐。她谈到,今年是我校志愿服务活动的丰收年,我校刚刚获批湖北省第七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武汉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这让我们更加坚定的把我们日常志愿活动做实做深。善良和勇敢是汪勇学长身上较为突出的闪光点,也是我们学校这支志愿者队伍的特质,就像我们的武汉市最美志愿者李澳、马智顺一样,平凡但不平庸,坚定而执着。她指出,我们要把汪勇学长身上的精神和我们校训精神中的“厚德”用行动传递下去。同行有你,志愿快乐!愿大家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脚下有路,一起在志愿服务中收获成长,收获真知。

 

活动结束后,大家迟迟不愿离开线上课堂,并纷纷留言表达了对汪勇学长的敬佩以及对今天活动的喜爱。“1小时的线上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学雷锋纪念日、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日的仪式感,也让我们喜欢上了这种线上交流形式。作为一名志愿者,今天听到了汪勇学长在2020年疫情当中的经历,我受益良多。作为一名大学生、00后,我们要做一名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人。不管事大事小,危难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名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人。”这是生命健康学院食药监2103班姚慧蓝同学的感受。

信息学院软件2101班的张雅楠同学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学习汪勇学长的奉献精神,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人和社会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平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即使是做芸芸众生的一只蚂蚁,也要有撼动参天大树的毅力、决心和行动力。

 

“一个人的付出也许是烛光,但是千万人的付出就是太阳!”这句话深深感动了我。来自生命健康学院食品2101的刘田田说,很荣幸参与了以“践行雷锋精神 致敬时代楷模”为主题的线上活动,也听到了汪勇学长震撼人心的讲话。从他的分享中可以感受到他“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及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汪勇学长用自己这一盏“烛光”带动了一片光亮,让参与的志愿者们感受到“太阳”般的温暖和力量的同时,也点燃了我们开展志愿服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