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新闻 >> 正文

博物馆日打卡盘龙遗址,大小学生共探武汉之源

发表时间:2023-05-18来源: 浏览次数:

博物馆日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校团委及东湖高新区龙泉街道党工委共同组织开展“探盘龙遗迹、寻武汉之源”主题实践研学活动,来自龙泉小学的15名小学生在15名武软大学生的带领下,近距离接触武汉城市文明之源,共上一堂“知汉爱汉”大思政主题实践课。

 

炎炎初夏里,新枝护嫩芽。校团委书记周娅对参与本次结对研学的大小学生们开展行前教育。她指出,本次活动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我校广大青年师生在社会实践“大熔炉”中学知识、长才干、作贡献,厚植学生“爱汉”情怀,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走进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感受武汉“城市之根”的源远流长。据介绍,盘龙城遗址于1954年防汛取土时被发现,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已基本被确定为3500年前商王朝为扩大其统治范围,在长江流域修建的一处重要城邑。它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商代城市遗址,学术界普遍认为它是武汉城市发展的源头。盘龙城遗址以其出土的精美青铜器、玉器和暴露于地表上的宫城城垣遗迹、宫殿建筑群基址等,受到学术界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1988年,盘龙城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十一五”规划全国重大文化遗址保护项目。

 

 

 

 

 

 

 

在体验过盘龙城遗址悠久的文化源流和丰富馆藏带来的震撼后,大学生带领小学生对刚才浏览过的青铜器开展描摹,用水彩画出了各式各样的青铜器。为了让小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盘龙城与青铜文明,来自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们纷纷对青铜器的样式、用途展开讲解,并用手机放大细节,指导小学生们动笔,用铅笔勾描青铜器形状花纹,随后用水彩笔填充颜色。有的小学生画着画着,还在器物上添上自创的花纹,创造了一幅幅有强烈个人审美趣味的创新画作。

 

 

 

 

 

 

 

截至目前,我校已与龙泉山风景区管理处、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汉美术馆等单位共建20余个实践教育基地,与腾龙社区、谷尚居社区及江夏区、新洲区等地的乡村共同开展“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今后,学校还将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作用,助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与社区、街道等共同打造更多实践教育基地,加强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实践,丰富实践渠道与形式,打造更好平台和更多实践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