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校团委梅杰老师带领28名青年马克思主义骨干班的成员,来到光谷文科生态田园,开展劳动实践课程,学习南泥湾精神!
上午8点30分,老师和同学们从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出发,大概9点10分大家抵达了目的地光谷文科生态田园北门。
到达指定地点之后,梅老师在当地的教室里给同学们讲授了一节题为“聚焦南泥湾,传承红军志”的有田公社劳动的微党课。课程围绕着了解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认识党在过去的历史时期里,“艰苦奋斗”的党史、党情和初心。学习结束后,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28名学生干部各自组队,他们分别为自己所在的队伍取名为“武软生产队”、“知青下乡队”以及“孺子牛队”!武软生产队解释道:“我们是武软的学子。来到这里,响应党的号召,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希望能够自力更生!”知青下乡队强调,他们的图案结合了党徽和象征了劳动的锄头,这是为了响应党的号召,认真学习南泥湾精神,在实践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孺子牛队说:“今年是牛年,牛也是帮助百姓日常耕种的一种动物,取这样一个名字,是希望大家能够踏实有干劲,认真从事生产劳动!”组队之后,活动便火热地开展起来了……三个队伍,各自负责一片田地。他们需要做的工作包括给土地翻土、打碎泥块、播种、浇水等。
其中,武软生产队最为积极,一路领先,率先完成翻地、泥块打碎等工作。见此状,其他队伍迅速追赶。但最终还是武软生产队最先完成了播种工作。没过多久,所有队伍便都完成了播种工作,之后大家都心满意足地走在返回的路上……在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同学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走到了第二个地点:炊房!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体验生活、锻炼动手能力,工作人员给大家备好了食材、厨具等,只待同学们在现场亲手做饭……果然,同学们不负所望,纷纷大展拳脚,做出了各种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欢愉的午饭之后,同学们收拾好餐具,便随带队老师一起来到了下午的上课地点。在这里,老师讲解了绳结的用法并现场教大家编织吊床。虽然吊床的编织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大小小的失误阻碍了吊床的制作,但这反而激起了同学们不服输的气劲,不断发起挑战,并最终完成了这项任务。
下午三点左右,学生们乘坐校车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光谷文科生态田园,并最终安全返回校园!
活动结束后,信息学院的刘文涛表示,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们明白了劳动的重要意义。在学习了南泥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之后,我们认识到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如何快速适应社会是我们即将面临的问题。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快速适应它。所以我们要做力所能及的事,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不辜负团组织对我们的信任。艺术学院的刘珂说:“虽然以前也参加过团建,但这次确实是感受最深刻的一次。无论是早上的耕田播种,还是中午和大家一起动手制作午餐,都非常的开心难忘。此次活动我学习了如何翻地、播种,并通过自己亲身劳动实践体验到红色故事,明白了当时条件的艰苦。现在的我们虽然不用再去劳作,但‘劳动最光荣’这句话其实最简单的含义就是只要我们动手去做,总会有所收获。这种简单的美好让我更加明确了人生的方向。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社会实践让同学们体会到参与劳动中的收获与喜悦,引领大家积极主动参加劳动。最后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奉献自我,提升自我,做精神富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