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新闻 >> 正文

董明:我不怕路途艰难,只怕无路可走

发表时间:2020-01-03来源:校团委   浏览次数:

“当你的人生还有机会,还可以努力的时候,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出口,哪怕出去要翻山越岭,那也还是一条路,总比待在原地要好。”

董明:我不怕路途艰难,只怕无路可走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董明“相信爱”公益团队

董明:现任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教师。《中国青年》201314期封面人物,轮椅上的笑天使。曾获全国道德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受伤后的24年里,从一个被救助者到一个帮助他人的志愿者,董明格外注意一点:做任何事之前先做调研。她不想因为盲目做一件事,最后自己反而变成了被帮助的人。要把自己照顾好,不成为别人的负担,才能做好工作。

今年7月底,董明去西藏山南市给新一届的西部志愿者做公益培训讲座。为了适应高原环境,去之前她做了身体检查,出行选择火车,到了之后为了避免感冒生病,平常有洁癖的她尽量不洗澡。

尽管如此,在高原上她仍然有轻微的呼吸困难和头痛症状。喘不上气的时候,她不会强迫自己大口呼吸,而是默默屏住呼吸,小口吸气。

对万事万物,你都不要去抵抗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经历过人生重大的打击,这是董明自己悟出的处世哲学。

9岁发生意外高位截瘫,从躺在病床上完全不能动,不能说话,到逐渐恢复部分身体功能和语言能力,董明花了十年的时间。自学小学到高中的课程,在大学主修社会工作专业和心理学,用稿费资助贫困儿童上学,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火炬手,参与各种志愿服务工作,成立爱心志愿者团队......

这些年关于董明的报道很多,每一个了解她事迹的人,收获的不只是感动,还有一种向上的力量和对自我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

对于董明自己而言,病痛依然在,但她已走出身体的牢笼。当她有一点点能力为别人做些事情的时候,她便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

 

“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变得越来越好”

 
《中国青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于今年10月18日在武汉开幕,你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主要在做哪些工作呢?

董明:我们学校(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承办了本届军运会摔跤馆的比赛,将有近700名学生参与到摔跤馆的志愿服务工作中,以及近1万名学生参与到军运会城市志愿服务的工作中。作为教师,我要带志愿者团队,同时我自己也是志愿者之一。

之前我有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国际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经历,这次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我的家乡举办,心情特别不一样。现在我被借调在组委会,参与志愿者的心理培训、服务培训以及志愿者之家的建设。我会把我以往的一些经验,带入到这次的志愿服务工作中。

 

《中国青年》:今年去西藏,你又资助了两个西藏的孩子上学,这些年资助了多少孩子?

董明:本来这次去是给20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加油鼓劲,也借着这个机会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西藏梦,但是我希望去西藏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从2001年开始我用稿费资助农村失学的学生,到现在陆续资助了十几个孩子在读书,也是那个时候走上公益的道路。作为一个身体受伤的人,最希望的是自己有活着的方向。当我能资助那些孩子的时候,我觉得也许这就是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终于不是一个废人了。 

平时我对自己是一个比较抠门的人。身为老师,我会把自己收拾得好好的,这也是表达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但是我几乎不买化妆品,也不怎么戴首饰,出门只涂防晒霜,口红可能过期了还在用。我对这些没有什么追求,但是对孩子我会很舍得。与其用钱取悦自己一次,我更愿意选择把它用来去给予他人希望。

 

《中国青年》:2008年你成立了一支志愿者团队,当时怎么有的这个想法?

董明:大概2005年的时候,我的身体有所好转,可以开口说话,可以离开医院,我当过聋哑学校老师、禁烟大使、文明交通劝导员等。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时候,我主动参与了抗震救灾和心理危机干预。那时候我觉得生命越来越有希望,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也越来越好。北京奥运会我是火炬手之一,也是受此启发,我希望能持续性地把这份爱传递下去,于是成立了一支志愿者团队。

 

《中国青年》:现在志愿者团队主要关注哪些方面?

董明:2011年我留校教书,把志愿者团队转到了学校。现在社会和学校志愿者有6万人,常年开展志愿服务的学生将近2000人。

目前主要是关爱留守儿童和助残。关爱留守儿童,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走进学校,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发挥学校软件专业优势,把课程转化为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和其他学校联系,给乡村教师培训;走入家庭,助力父母亲情回归,给留守儿童的父母做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不用远离家乡,在本地就业;走进心灵,陪伴孩子阳光健康成长,一些留守儿童产生了心理问题,我们来做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助残方面,主要是帮助残疾人走出去,帮助他们走出心里的阴霾。

 

《中国青年》:你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成为一名志愿者给你带来了什么改变?

董明:说句实话,我从一个健全女孩,到后来变成一个轮椅上的残疾人,甚至在我受伤的24年时间里有十年不能说话,还不能动,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人生,我要感谢我所热爱的公益事业。把一件事坚持十年,做好,你自己的人生也会出彩。这种出彩不是成为有钱人或者名人,而是让你的能力得到发挥和体现,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也逐渐感受到,做志愿工作不能只有满腔的热情,要专业,否则无法真正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而且志愿服务不只属于志愿者,应该属于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人。

 

“老师姐姐”

 

《中国青年》:现在你的主要工作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一名教师,怎么看待教师这份职业?

董明:我是这么理解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光要有传统老师所拥有的扎实学问和仁爱之心,教导学生还要有新的方式。因为现在的孩子都很有个性,说教对他们是行不通的。

首先是平等。我的学生给我起了一个特别的称呼——老师姐姐。当你不在他们面前端着的时候,他们就会愿意跟你分享更多事情,你也可以更好地去引导他们。

有些学生可能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我不会直接批评,而是让他们帮我的忙。比如我的手不方便你能帮我打印一下材料吗?”“明天志愿服务工作,地方有点远我要坐地铁,你能陪我一起去吗?到学校和留守儿童介绍这是来陪你们的大哥哥大姐姐”......孩子们本性都是善良的,当你把他们放在帮助别人的位置上,他们自己就转变成一个小小的老师了。

 

《中国青年》:你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老师?

董明:在我心中,教师不应该只是在三尺讲台上才去体现什么是为人师表。有人说老师也是人,为什么老师就要24小时做老师呢?因为这个职业是不一般的职业,我们现在所培养的人,就是祖国的未来。如果老师只是在讲台上说得好,平时生活中不注意规范自己,也会给自己的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

 

《中国青年》:身体的病痛会影响到你的工作吗?

董明:前段时间我去村里支教,武汉40度的天气,教室里没有空调,为了给学生上一节40分钟的课,我得提前吹电扇和空调两个小时,吹到全身血液冰凉以后我才能坚持。因为受伤以后,损害了身体的汗腺功能,无法自主排汗。

有的时候身体也会难受,但是我只要干活的时候,这些痛苦就没了。最近一段时间我每天工作都是16个小时。对于我来说,青春是用来折腾的,我不能在最应该奋斗的年华去选择养老。


“选择一件事,做好”


 

《中国青年》:从受伤到现在,你从一个孩子成长为大人,回顾自己的人生轨迹,你的心态经历过怎样的改变?

董明:九岁时受伤那么严重,我根本是不想活着的。那个时候是我的父母在病床前求着我活下去,我才明白生命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活的,活着其实比选择死亡更需要勇气。可以这么说,现在让我离开这个世界,我也觉得没有特别多的眷念,但是一个人因为有责任,才能真正地成长,小到对家庭的责任,大到对国家社会的责任。

相比于健全人,残疾人可能是弱势群体,但是健全人生活中没有痛苦吗?一样有痛苦,有委屈,有困难......是什么让人们熬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和难关,去选择坚持?

董明201314期登上《中国青年》封面

 

《中国青年》:你的答案是什么?支撑你不断前进的力量是什么呢?

董明:我记得自己在重症监护室待着的时候,不能常常见到自己的亲人,连话也说不了,有时候很痛苦,也叫不出声来。医院里的蚊子在我的脸上盘旋,我连挥手赶走它的力气也没有。

难不难?会不会寂寞?直到今天我回想起来这些,依然不觉得云淡风轻。

很多时候就是一种信念,当你选择了一件事情以后,你就必须要去坚持。因为当你的人生还有机会,还可以努力的时候,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出口,哪怕出去要翻山越岭,那也还是一条路,总比待在原地要好。不管人生的路多么艰难险阻,我都不怕,我怕的是无路可走。

 

《中国青年》:你获得过非常多的荣誉,“全国道德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志愿者”“先进个人”等等,荣誉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董明: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这些荣誉对我来说可能更多的是衡量自己的尺子、镜子,常常去量一量,照一照。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约束,才会越来越上进。

今年五月,我作为全国自强模范,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习近平总书记对我说了一句话——“你真棒。我觉得这句话不是对我个人的一个鼓励,而是对所有教师,对所有青年人,包括对所有残障人士最大的鼓励。

 

《中国青年》:很多人把你当作人生的模范和偶像,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是对你影响比较大的人?

董明:有很多。受伤以前是奥运冠军,因为那时候有奥运梦。后来是张海迪姐姐,她的人生经历鼓舞着我,还有雷锋,他是我们志愿者的一个标杆。

现在我们常说一句话,不忘初心。每个青年人都曾是天真善良的,不管在人生道路上经历多少他人有意无意的伤害,经历多少生活带来的不堪,面对人生中的种种诱惑,我们都要不忘初心,选择善良。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一句话,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今年33岁了,虽然取得了小小的成绩,但人生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这个时候不能懈怠,不能停在原地,要保持前进。年轻的时候是在做选择,世界那么大我都想去看看,现在更坚定了,我只想做好一件事。

 

《中国青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董明:没有新中国70年的丰碑历程,没有祖国的奋力拼搏,我不可能有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的平台。虽然我早已经不是当初健康的我了,但我想说,我不负青春。感谢祖国,感谢共青团,陪我奋斗了一场无悔的青春和别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