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2日9:00,“2017年‘新青年下乡’工作总结暨团总支考核大会”在学术楼二楼会议室举行。副校长万国邦,宣传部、学工处负责人,各学院院长、书记和团总支书记、团学干部代表共计5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武汉市新青年下乡工作开展一年以来,武软“新青年”在新洲19个结对村镇倾情、倾力、倾智,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年时间里,我校师生5535人次走进新洲区结对村镇,服务时长达4.6万小时,被中国青年报、中青网专题报道多次;各学院19个“调研项目”和8个“一院一品”项目,不断推陈出新:机械学院陈刚老师,率领学生团队研制出的新型蘑菇采摘梯,正式交付徐古街周湾蘑菇科技示范园使用;计算机学院将新洲区内12个革命纪念地的简介和英雄事迹,制成了二维码音频资源,对接网上红色资源库;商学院“传承问津”讲解队全年开展宣传讲解活动53次,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电子工程学院为结对村刑榨村所属河东小学建设规范标准化图书室,建立“童心书屋”,捐建书籍1800余本;环化学院微量元素检测等项目都实现了专业技术与服务农村产业的有效对接;汽车学院,积极开展农用机械车的维修服务;艺术学院、体育学院为留守儿童开展“绘画”“体育”等兴趣培训。各学院项目各具特色。
会上,机械学院张百海同学作为“新型蘑菇采摘梯”设计团队学生代表进行发言,讲述了在新青年下乡服务过程中,从课堂学习到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的经历,分享了同学们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收获的喜悦与能力。商学院“问津服务”团队代表,旅游1602班里李陈红同学也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下乡故事。
最后,万国邦副校长对新青年下乡各项工作进行了肯定,并对新一年的共青团工作提出要求。万校长指出:我校“新青年工作”主题鲜明、活动丰富、成效显著。学生代表的发言,令他感触颇深,“新青年下乡”搭建了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同学们在新青年下乡过程中,发掘自身价值,获得了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自豪感。共青团要做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和引路人,各项活动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各位老师要积极担当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让学生在探索、发现、创造中享受成长的权利,在成长的美好和播种的希望中体会成长的感觉,心怀梦想、饱含真情、砥砺求知去感悟成长的美丽,拒绝“成熟”的诱惑,多一些书卷气,脚踏实地去学习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