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亚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一带一路”成为学术界和新闻媒体炙手可热的词汇。 “一带一路”提出的国际背景和时代意义何在?其倡议框架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在这一重大国家倡议实施进程中,武汉何去何从?6月15日下午,马蜂校长以“从美国海外扩张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题,基于国际视野,在学术楼一号厅为400名师生作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将二战后美国的崛起和扩张、中国的应对和布局、武汉在新形势下的机遇娓娓道来,发人深省。
马校长从美国的海外扩张开篇,讲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黄金与美元的挂钩与脱钩、美元霸权的建立、金融帝国崛起。他指出,美国成为金融帝国之后,开始用美元进行隐性殖民扩张,通过美元隐蔽地控制各国经济,从而把世界各国变成其金融殖民地,最终让他国的实物财富通过与美元的兑换源源不断流入美国。不管是早前的马岛战争、乌克兰危机、亚洲金融风暴,还是针对欧元的科索沃战争,又或是近年来针对中国的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981钻井平台冲突、香港“占中”,其根本原因都是为了美元获利。
马校长说,正是由于日益复杂的周边形势,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接着,他从基本涵义、理论基础和提出背景、框架思路和共建原则、地方发展态势和国际项目成果、影响和意义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解读了“一带一路”。他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列举了诸多生动案例和翔实数据,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他说,“一带一路”倡议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体现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精神,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实践成果。截至目前,多国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体系,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的直接投资额不断增长,我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持续攀升,彰显着中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将中国自信传遍全球。
谈及武汉的机遇,马校长指出,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武汉作为节点城市被提及。武汉至德国、法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捷克及中亚五国等12条线路的汉欧国际班列已开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依托武汉等国际航空港,打通“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城市空中通道,这些充分体现了武汉“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
最后,马校长特别介绍搭乘“汉新欧”国际班列,经由法国里昂到中国武汉的原产地葡萄酒,这说明通过“一带一路”我们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和高效,与此同时,年青一代要让更多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经由这样的平台和渠道走向世界,为武汉的发展、中国的未来贡献力量!报告会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幕。
报告会由人文学院、校团委、党政办联办,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冯芳亮主持。人文学院和校团委全体教职工、学生政治理论研习社300多名成员到场聆听。

